形态描述
形态特征
前泳钟体:前泳钟体较短而肥大,长7.0一7.4mm。钟体光滑无棱,无侧管,无接合管。体囊很小,泳囊口无背、侧齿。腹面基部2个口板末端缘较尖。
后泳钟体:长9.0—9.3mm。钟体光滑无棱,泳囊口无背、侧齿。腹面基部口板长而宽,基部增厚,下缘薄,增厚部分下方有1个小尖突,中间部位微凹陷(图51)。
前泳钟体:前泳钟体较短而肥大,长7.0一7.4mm。钟体光滑无棱,无侧管,无接合管。体囊很小,泳囊口无背、侧齿。腹面基部2个口板末端缘较尖。
后泳钟体:长9.0—9.3mm。钟体光滑无棱,泳囊口无背、侧齿。腹面基部口板长而宽,基部增厚,下缘薄,增厚部分下方有1个小尖突,中间部位微凹陷(图51)。
生物学
采集地点 粤东外海,1960年8月,王金台等;海南岛南部,1960年10月,于启成等。
国外分布
太平洋赤道水域,印度洋赤道水域以及南非东南部、亚丁湾、马达加斯加、索马里,大西洋北半球中央水域和赤道水域。
其它信息
生活习性 一般栖息0—550m水层,但主要在0—200m上层。南海出现在100m水层。